矽谷創業週記 — Week 5

--

CEO round table

在加速器期間,每個禮拜都有兩次的CEO Roundtble,Mentor把全部的CEO聚集起來,然後深入討論每個團隊這幾天所遇到的問題,並讓大家假設自己如果是那個CEO,會做什麼事和決定。這是我覺得針對個人成長來說,學習到最多的一個環節。就像學校一起寫作業互相學習一樣,新創遇到的問題往往都很類似,也能透過這樣的交流,直接得了解到別人會怎麼處理和回答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有一次討論如何和VC交流,發現原來別的團隊不會直接開投影片也不會pitch,而是像和朋友聊天一樣,利用很多的問答來製造出交流的氛圍,並不是單方面的不停丟自己的創業計畫。這個環節絕對值得加速器或育成中心參考!

Ask for homework

很多創業團隊對投資人的理解,就是pitch idea,然後簡報五分鐘後定生死,報得好錢就來,報不好就拉倒換下一個人,但這個觀念其實是不正確的!做出好的簡報固然很重要,但投資人和團隊的關係應該是像合夥人一樣,所以很重要的環節是如何持續這個對話,也就是團隊其實應該放心思在如何促成下一個會議,並去理解投資方有什麼疑慮,有沒有什麼功課我們可以再回去做更多回答,來彌除這些疑慮。

The future of term sheets — standardization

如果回頭看早期市場的投資方式,會發現這幾年也一直都還在劇烈的變動當中,從equity變成convertible note,convertible note又變成YC SAFE,YC pre-money SAFE又變成post-money SAFE。我觀察到的是,現在大家傾向讓合約標準化和簡化,以省去在條約溝通上的時間,尤其是越早期越不值得花費太多精神和精力在這上面,所以我們遇到的早期投資人,甚至都會自己提出可不可以直接用YC SAFE來當作合約。最近甚至聽到1億美金的投資,條約只有兩頁,並且與note的寫法類似。我想至少在早期來說,投資意向書肯定是走向標準化了,整個流程也變得有效率許多,現在大家在爭論的是:什麼是標準?像到底要使用pre-money或post-money計算,就還有非常分歧的意見,兩派各自有論述。之後可以花點時間介紹pre-money vs post-money,在某些狀況下會有很大的差距。

--

--

Jen-Yu Huang, PhD

A startup enthusiast. Co-Founder@Lypid. PhD@Cornell Chem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