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中斷矽谷創業夢去讀博士?

Jen-Yu Huang, PhD
5 min readDec 14, 2020

--

前言

昨天聽了Tyra (Taiwanese Young Researcher Association)舉辦的一個演講,講者提到: 如果能多讓一個學弟妹,因為你,知道出國讀書的動機,並提供更多樣的可能性,就是我們能有的回饋和貢獻

我是個很幸運的人,當初也是有台大化工兩個教授強力的推薦
才有這個機會來到Cornell讀PhD
所以也想分享自己當初為什麼決定要讀博士career path的規劃
希望能inspire更多人,也可以當作職涯的參考

簡單介紹我的背景
我是B00台大化工系畢業的
2015年畢業後創業了一年
2016年暑假到了Cornell開始念化工的博班
2020年底剛畢業

“找到你的Role Model”

大學一畢業,我跟幾個朋友就弄了一間新創
後來被選到矽谷Tier 1的加速器 Plug & Play
在矽谷待的那陣子,是確立我職涯規劃很重要的一段時間
最主要是我釐清了,我覺得最難卻也最關鍵的問題,那就是

我想要做什麼,我的熱情在哪?

當時很幸運
有一個在矽谷創業的台灣前輩當mentor
三不五時請我們吃飯喝珍奶
給我們的人生和創業題目指點迷津
他總是能精準點出 每個題目的瓶頸 和下一個階段他認為該專注的事

這讓我確定了兩件事
1. 我很確定我對”技術創新”有興趣
2. 我還沒有那個能力 跟他一樣做出相同的判斷

他也就成為了我的Role Model
他的經歷主要是
出國讀博班 -> 在大公司做R&D -> 轉部門做Business相關 -> 創業

當還想不清楚時,我會建議多看別人的career path
一個很好的練習就是:
去想像我10–20年後,會想要成為誰?
誰現在的成就是你會羨慕的?
那這種人可能就適合當你的role model
並回過頭研究他一路怎麼走來的

“為什麼要讀博? ”

那想做技術創新跟讀博班有什麼關聯?
是要當教授嗎?

這個是台灣學生對博士很常見的刻板印象
其實來讀博班的原因很多,讀完博班的出路也很多元
真正留在學界的,反而是少數

我當時的理由是: 我想要有兩個能力
一個是,能去判斷別人說屌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屌
另一個是,能做出比別人更屌的東西
(聽起來很中二 哈哈)

那時在新創圈,看到別人做的東西,常常會覺得 哇好酷 好猛
別人的東西都像變魔術一樣,一個黑盒子,然後就蹦出來
可是我想知道: 哪些是真的屌,哪些是噱頭啊!
這其實就是判斷state of the art的能力
當然,知道極限在哪,就會想要超越他,提供更好的解法
也就是第二個能力push the boundary

而讀博士班,正好就是培養這兩個能力很好的環境
因此我才決定讀博
所以在我讀博班的職涯規劃中,是完全沒有打算走學術界的
甚至中途也常想著,當我這兩個能力夠強後,有工作機會,我隨時可以drop out

“Career path的策略 ”

前面提到我有興趣的是技術創新
我們可以簡單把一個科技分成四個時期: 開始(birth), 成長 (growing), 成熟(mature), 衰退(aging)

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後,我特別有興趣的是
摸索新科技在市場上的可行性
也就是說,我有興趣的是介於birth的後期跟growing之間
比較偏appli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
我對fundamental的研究和已經相對成熟的科技沒有特別的興趣

所以我的策略是

在Career 早期:

把能看懂新scientific insight也就是左邊(birth phase)的能力培養好
那我選擇 用讀博班來完成這個目標

在Career 中期:

把判斷市場需要什麼的能力培養好
也就是去摸清market need和市場運作的機制
那針對這個時期,我會選擇投入業界
不管是透過新創、公司RD、開發新事業群或是venture capital的機會

在Career成熟期:

我對自己的想像是
我將是個能媒合新技術去解決市場需求的人

所以我對博士班的理解
從來就不是來讀書,也不是準備去當教授
而是來多看多了解新科技,還有技術發展的趨勢

“Q&A”

最後我也想針對一些讀博常見的問題或誤解
提供一些我的看法

  1. 國外博班有什麼特別的收穫?

第一個是合作的風氣非常旺盛
在Cornell 幾乎每個人的project
都會involve好幾個不同實驗室、系還有學校的人
很少是一個實驗室獨立完成所有事

第二個承接第一點,所以非常跨領域
主要以研究題目去分,而不是以你的學科去分
所以像我們實驗室雖然是化工系的
老師有收機械系、電機系、材料系的學生
有一陣子化工系反而是少數

第三個是國際級的競爭
身邊神人更多,是件很幸福的事!
常會覺得: 哇!還能這樣玩啊

2. 國內vs國外?

這其實是個假議題
要想清楚的還是:你的目標是什麼?
如果你想要的是增廣見聞
那國外當然比國內更有機會滿足這個目標
如果你想要的是高cp值
那國內就比國外更有機會滿足這個目標

3. 讀博會發大財?

簡單一句: 沒有關聯性
你時間花在哪,價值就會在哪
如果你的目標是發大財,那你應該去研究人家都怎麼發大財的
會更straightforward,賺到錢的機率也會大幅提升
讀博士班就為了賺大錢,機會成本太高,不是一個smart way

--

--

Jen-Yu Huang, PhD

A startup enthusiast. Co-Founder@Lypid. PhD@Cornell ChemE.